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,国产黄色大片一区精品,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,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

重走長征路的青年,在追尋什么?

分享到:
分享到:

重走長征路的青年,在追尋什么?

2025年10月24日 11:30 來源:西部網(wǎng)
大字體
小字體
分享到:

  10月19日,當“走進吳起 走向勝利”的鮮紅標語闖入視野時,參加第二屆新時代青年“重走長征路”徒步活動的300余名青年代表來到了延安市吳起縣。

  九十年前,同樣是在這樣的秋意里,一支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隊伍,帶著對光明的信仰,從贛南的寒風中跋涉而來,在陜北的霜雪里扎下了根。站在陜北的山峁上回望,那支目光如炬的隊伍,早已在這大地上寫下精神的豐碑。

  “長征是宣言書”:它讓我們相信并讓我們看見

  1934年10月,第五次反“圍剿”失敗后,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(zhàn)略性轉移,進行長征。期間共經(jīng)過11個省,翻越18座大山,跨過24條大河,走過荒草地,翻過雪山,行程約二萬五千里,最終于1935年10月,中央紅軍到達陜甘革命根據(jù)地,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。

  長征期間,紅軍將士共進行了600余次戰(zhàn)役戰(zhàn)斗,攻占700多座縣城,紅軍犧牲營以上干部430余人,共擊潰國民黨軍數(shù)百個團。毛澤東主席在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后指出:“長征是以我們勝利、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?!?/p>

 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豐碑,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史詩,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。它不僅錘煉了偉大的黨和偉大的人民軍隊,還培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。這是長征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
  時值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90周年,10月19日至21日,第二屆新時代青年“重走長征路”徒步活動在延安市舉辦。這個活動像一把鑰匙,悄然打開了歷史與現(xiàn)實的對話通道。

  “我們開展新時代青年延安行、重走長征路等活動,組織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,舉辦革命文物‘開學第一課’,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……”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舒平表示,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,以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為總抓手,著力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弘揚高地,推動偉大長征精神在三秦大地代代相傳、落地生根。

  “長征是播種機”:在陜北大地撒下奮斗的種子

  埋頭奮斗,是對歷史的抬頭仰望。

  九十年風雨兼程,長征精神早已融入陜北的泥土。新時代,陜北人民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長征精神、延安精神,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,取得了歷史性成就——

  徒步團團員們在延安市甘泉縣五里橋—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所經(jīng)過的地方徒步時,稻浪翻滾的田間,青年代表們親身感受“旱地變水田”的農(nóng)業(yè)模式,見證“千斤稻、百斤蟹,一地雙收”的豐碩成果。2019年,延安徹底告別了絕對貧困;2024年,延安市城鄉(xiāng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4867元、17705元;

  徒步團團員們眺望吳起縣山峁時:植被鋪展成無邊的錦緞,風過處,層林翻涌如彩色的浪。站在山梁遠眺,溝壑被綠植填滿,田壟與彩林相映,偶有飛鳥掠過林間。延安堅持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退耕還林25載,讓昔日的“黃土高坡”變成了“陜北好江南”;

  徒步團團員們瞻仰寶塔山等革命遺跡:陜西推動形成以“一路三線十二區(qū)多點”為主體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(陜西段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格局和特色鮮明、內容豐富的展示體系的實踐。陜西科學劃定管控保護區(qū)、主題展示區(qū)、文旅融合區(qū)和傳統(tǒng)利用區(qū),形成點線面一體化的保護格局。

  從旱地變水田的農(nóng)業(yè)模式,到黃土坡披綠的生態(tài)蝶變,再到紅色根脈的系統(tǒng)守護——當青年代表們從徒步中明白:所謂“播種機”,從不是簡單的歷史復述,而是讓精神的火種在實踐中持續(xù)燎原,讓改變發(fā)生在身邊。

  “長征是宣傳隊”:它讓青年獲得了向上的力量

  當長征的奮斗果實掛滿枝頭,它的另一個重要使命,是化作照亮青年心靈的燈塔,讓更多人在觸摸歷史中錨定前行的方向。

  伴隨著秋雨的泥濘,青年們登上延安市甘泉縣圪嶗村對面山,行走、攀爬、沖鋒……1935年11月初,毛澤東率領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會師的過程中,曾從這座山上行軍經(jīng)過。隔著歷史的長河,新時代向90年前行軍經(jīng)過此處的青年們致以深切的緬懷。這一刻,他們不僅是徒步者,更是精神的接班人。

  在紅秀《延安 延安》劇場,響起了啜泣聲。許多青年代表在演出結束后久久不愿離去,他們或駐足沉思,或交流感受,或拍照留念。這種情感的共鳴,正是長征精神穿越時空的力量所在。

  1935年11月5日,在漫天大雪中,毛澤東面對著300余名紅軍戰(zhàn)士,發(fā)表了著名的“雪地講話”。站在“雪地講話”舊址前,西安外國語大學青年代表徐博倫心潮澎湃:“重走長征路是讀懂這段歷史的第一步。作為外語專業(yè)學生,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(yè)能力,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?!?/p>

  新時代青年們在棗園革命舊址同上一堂主題思政課。西安郵電大學經(jīng)濟與管理學院學生龔俊卓說,面對當下的挑戰(zhàn),新時代青年當以“信念”破“內卷”焦慮,以“奮斗”拒“躺平”心態(tài),將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在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,走好屬于這一代人的每一步。

  重走長征路的青年們,在追尋什么?這些發(fā)自肺腑的心聲,已經(jīng)給出了部分答案。

  于是,他們看到:

  在吳起縣的廣場上,與今夏洪水抗爭過的縣城,已經(jīng)恢復了往日的熱鬧。不怕任何艱難險阻,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人們和著鼓點,揮動著各色的綢扇扭起了秧歌;

  在寶塔山下、延河水畔,“延安精神紅領巾講解團”的“小小講解員”們,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講述著“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”;

  在起點新聞客戶端的“云長征”互動答題小程序上,青年網(wǎng)友學習長征歷史、弘揚長征精神,并在指尖進行答題競賽;

 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報告廳,《歌唱祖國》的歌聲響起:“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,從今走向繁榮富強。我們的生活天天向上,我們的前途萬丈光芒……”徒步活動勝利結束。青年代表們整理行裝,以延安為新的“出發(fā)點”,踏上新的“長征”。

  那么,重走長征路的青年們,到底在追尋什么?更完整的答案,將藏在他們自己的新“長征”路上。

  起點新聞記者 劉望 賀桐 宋洋

【編輯:王琴】
發(fā)表評論 文明上網(wǎng)理性發(fā)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(xié)議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評論
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