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7月11日,中國前國際級足球裁判龔建平,帶著“中國第一位受到法律制裁的黑哨”之名,死于最終未確診病因的疾;7月14日,600多人來到八寶山為他送行,態(tài)度和他在兩年前經(jīng)歷那場猛烈的“反黑風暴”中主角的遭遇截然相反。
  龔建平帶走了太多的疑問,他的死是一個家庭的滅頂之災,又預示了多少的人性的悲劇和更多的制度的悲劇?中國《新聞周刊》第189期的封面故事向讀者講述的是這個“黑哨”的故事。
  我們不是想為龔建平翻案,作為媒體,我們也沒有這個權利,但我們用如此的篇幅去“打攪”一個死者以及死者的家人,是不想讓龔建平如此地、慢慢地,消失在公眾的視野,甚至被遺忘。
  龔建平為什么成為“中國第一黑哨”,甚至在法律上,他成為中國惟一的“黑哨”?10年之刑從何而來?是否存在看不見的推手?為什么龔建平會成為這場風暴的惟一主角?而龔建平的去世又留給世人什么樣的思考?
  特別報道欄目關注的是央視新聞頻道的《每周質量報告》節(jié)目的改版。
  《每周質量報告》一向以大膽曝光劣質食品、在央視新聞頻道所有欄目中綜合評價排在首位。5月16日,由于“技術原因”,《每周質量報告》停播。此后,重新播出的《每周質量報告》一改節(jié)目風格——其實,《每周質量報告》改版從今年“五一”悄然開始的。欄目組現(xiàn)在的口號是“注重信息平衡,實施精確打擊”。而此前他們的口號是“共同打造有質量的生活”、“你所質疑的,就是我們要求證的”。
  一些跡象表明,該欄目已處在一個由官方、商業(yè)、公眾乃至國家等各方利益沖擊下的漩渦之中。
  不粘鍋真的不安全嗎?這是一個科技話題,更是一個社會話題,激進環(huán)保組織認為,“特富龍”的原材料和終端產(chǎn)品都有害于環(huán)境和人體健康;而杜邦公司方面則持完全相反的觀點,認為原材料和終端產(chǎn)品都是安全的。
  美國不應該以反帝國為名行帝國之實,美國只有以帝國的姿態(tài)處理伊拉克事務,才能取得成功,這就是英國歷史學家尼爾·弗格森的帝國論調。正因為此,華盛頓的鷹派人物也從他那里尋找觀點與證據(jù)。中國《新聞周刊》關注美國精英階層關于帝國的論戰(zhàn),是因為弗格森的觀點是正在影響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義的最新注腳。
  本期專題討論的是中國的高齡產(chǎn)婦現(xiàn)象——“大齡當媽”。
  人近中年,人到中產(chǎn),才開始將添丁列入日程。如今,在城市白領及知識分子階層中,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最后一道生理預警拉響之前,選擇了做大齡媽媽。
  孩子對于大齡媽媽來說,與其說是一個負擔,不如說是人生奮斗到此階段的獎賞。此時不當媽,還待何時?
  附本期中國《新聞周刊》目錄:
  時事新動
  東海油氣之爭如何求解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6
  封面故事
  龔建平之死:“第一黑哨”留下的懸疑…………………20
  龔建平?jīng)]有帶走的疑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2
  龔建平之死與一個家庭的滅頂之災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5
  國內外足球裁判的游戲規(guī)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7
  “黑哨案”審查之三不該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9
  特別報道
  《每周質量報告》變臉?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0
  龍口粉絲之爭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2 
  百姓為什么喜歡《每周質量報告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3 
  社 會
  時評 學費猛于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5
  航班延誤補償:無人滿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6
  科 技
  不粘鍋真的不安全嗎?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8
  杜邦:“特富龍”絕對安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0 
  商 業(yè)
  宏觀調控:熱反彈,冷著陸?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4
  宏觀調控中局走向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6 
  天 下
  讓阿拉法特成為一個象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8
  聯(lián)合國要重新排座次?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0
  美國的帝國行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2
  專 題
  大齡當媽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4
  做“大媽”,新主張?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4
  35歲,升還是生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6 
  誰拿生命賭孩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8 
  體 育
  大嘴維拉潘“惹了”北京球迷?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0 
  電 影
  《十面埋伏》:何必期待張藝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2
  專 欄
  公共政治中的異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4
  青春暴富干卿何事?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