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才40歲,就有“老人味”了?
近日,“人到中年體味變大”沖上熱搜。難道年紀上去,就躲不開這股尷尬的味道?其實,這一現(xiàn)象的背后,與一種名為“2-壬烯醛”的物質密切相關。
“我老公是‘80后’職場白領,因為工作原因經常熬夜。他平時很注重個人衛(wèi)生,但最近他身上總有股‘老人味’,而且這味道還越來越明顯……”近日,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的發(fā)帖引發(fā)了討論。對此,有人認為這是個人衛(wèi)生問題,直言:“說到底就是不愛洗澡?!?/p>
東部戰(zhàn)區(qū)空軍醫(yī)院皮膚科主治醫(yī)師卞姝姝告訴記者,體味變重更多是由多種皮膚生理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結果,不能簡單地歸結為“不愛干凈”。她表示,體味的變化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共同造成:
首先是大汗腺分泌的改變。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本身無菌無味,但人進入中年后,受雄激素水平升高的影響,大汗腺會分泌出更濃稠、且富含脂質和蛋白質的汗液。這些分泌物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后,會產生具有揮發(fā)性的脂肪酸和硫化物,進而形成明顯體味。
其次,中年時期皮脂腺功能依舊活躍,這會直接導致體內一種名為“2-壬烯醛”的分子增多。這種物質帶有類似油脂的特殊氣味,會讓中年人的體味聞起來更濃重。據了解,2001年《皮膚病學研究雜志》曾刊發(fā)一項研究,明確指出“老人味”的來源之一便是“2-壬烯醛”,這種物質尤其在40歲及以上人群中能被檢測到,且含量會隨年齡增長而升高。
另外,隨著年齡增長,皮膚新陳代謝速度會逐漸減慢,老化的角質細胞更容易在皮膚表面堆積。這些堆積的角質細胞會與汗液、皮脂相互混合,為細菌滋生提供了絕佳“溫床”,反過來細菌大量繁殖又會進一步分解皮膚上的油脂和分泌物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,讓體味問題變得更突出。
卞姝姝表示,通過調整日常習慣,可有效改善這一問題。
1.加強清潔:養(yǎng)成勤洗澡的習慣,通過清洗有效去除皮膚表面的分泌物和細菌。沒有了細菌分解所需的“原料”,體味自然明顯變淡。
2.善用止汗產品:止汗劑或抑汗劑能夠幫助減少汗液的分泌量,當皮膚表面濕度降低,細菌就難以大量滋生,從而有效減少異味的產生。
3.選擇合適衣物:透氣、吸汗材質的衣物,可幫助吸收皮膚表面的汗液,保持皮膚干爽,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。
4.調整飲食結構:有觀察發(fā)現(xiàn)通常飲食比較油膩、肉類攝入較多的人,體味可能會更重一些。建議大家盡量保持清淡健康,減少高油、高糖、高鹽食物的攝入。
通訊員 于揚子 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